11月7日至10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在浙江大学举办。我院的9个参赛项目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团体奖一等奖。

本次大赛以“智护丰稔,慧育生机”为主题,作为全国植保专业领域的权威赛事,由全国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创新联盟、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北京昆虫学会、浙江省昆虫学会、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承办,聚焦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能力与创新素养,设置十大竞赛模块,全面检验参赛队伍的理论功底、实践操作与创新思维,汇聚全国44所涉农高校的47支团队同台竞技。


植保2203宋昀书《核盘菌基因Sstpi功能及其作为病害防控靶标潜力研究》在“本科生学术交流报告”项目中获得特等奖。作品将前沿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绿色农药研发理念相融合,通过基因功能解析与生防潜力验证,系统阐明了Sstpi基因作为新型RNA生物农药靶标的可行性,兼具重要理论价值与广阔应用前景。


植保2301关悦童、植保2303薛祖奇、智农2305欧阳怡宁在“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和病原物结构绘图”“植物保护专业知识视频制作与展示”“植物保护专业知识动画制作与展示”项目中摘得特等奖。植保2204林翔宇、植保2301刘香何、植保2303王洪婷在“昆虫标本现场制作”“昆虫解剖和昆虫结构绘图”“昆虫微景观展示”中获得一等奖。植保2301关悦童在“植物病虫害知识考核”中获得三等奖。


智农2203张欣的项目《双效木霉菌剂“青禾安”产品研发》在“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展示”环节获得二等奖,该产品基于自主筛选的长枝木霉菌株TL,创新性地将菌核病生物防治与秸秆快速降解功能融为一体,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生产,具有绿色安全、成本低廉、施用便捷等优势,为我国油菜产业实现“防病还田、生态循环”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次大赛不仅是对全国植保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集中检阅,更是高校推进新农科人才培育的创新实践。我院始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赛促学,通过赛前专项培训、模拟演练等方式,助力学子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竞技能力。未来,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的组织培育工作,早选苗、早培养、早孵化,以竞赛促学风,以项目制培养推动新农科人才培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