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窗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之窗  > 正文
校友忆往昔芳华(二)
作者:审核:编辑:吕瑞凯发布时间:2018-10-03

大学改命运,时代造英杰

 

10月2日上午,一群阔别母校30余载的老同学齐聚在植科院主楼门前。他们热情相拥畅谈着学生时代的趣事,诉说着离别后的经历。他们是恢复高考不久后,最早进入华农的一批学生,站在时间的节点上的他们对母校对大学生活格外珍惜。

母校是一种情怀

“母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会对你终生不离不弃。”77级校友陈萌山谈及母校时由衷的感慨。在他看来,他们这一代人走到现在离不开母校给予的绵延不断的力量。197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时代给予的机遇,给他们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陈萌山和77级百名校友一样在高考时选择了华农,华农则以深厚的底蕴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知识教育、养成了贯穿一生的初心底线。在陈萌山眼中母校就是,成功时为你欢呼,失败时给你安慰的地方。“作为华农学子,我们能够站在民族的角度上为三农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做贡献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同时,他也希望在现今及未来的华农学生能够守住自己在华农时的底线,永保在华农时的初心。


母校是一种力量

“大学生活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78级校友文必然眼中母校就是他走到现在的力量源泉。他特意从美国赶回来为母校庆贺百廿生日,从82年离校至今,母校和当年的同学一直是他的牵挂。在他眼中是时代决定了命运,是大学改变了一生。他回忆起当年入学的的时候,班上成员的年龄小到15岁大到34岁,虽然差距很大,但是非常团结。每个人都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大哥哥带着小弟弟,大姐姐带着小妹妹”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认真学习就是他们唯一要干的事情。赵德辉补充道:母校是一个不能忘怀的地方在华农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学习,这对我很重要。

母校是一种牵挂

“我们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坐在老五栋宿舍楼前的周国珍、涂亚莉、张慧芳忆及往昔岁月动情地说道。“当年我们的学习就是逐字逐句的学,扎扎实实搞清楚每一类昆虫。”虽然毕业后被国家分配到基层进行生产指导,但现在回忆起周国珍坦言“知识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提及此周国珍对于现如今的大学生逃避去基层锻炼表示深深地忧虑:“生产研究是不能够脱离实战经验,去一线奋斗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磨练,是一笔可遇而不可求的财富。”对每一位在省植保所实习的母校学生她都要向他们强调:“吃学习的苦比吃任何的苦回报都高。”

他们处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是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不曾辜负时代。



文字:张怡雯 袁颖 

摄影:蓝上淞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