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智慧植保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张乐审核:编辑:佘静发布时间:2025-05-02

 4月9日,由我校和中国农学会智慧农业分会联合主办的“数智赋能植保高质量发展-智慧植保研究与应用研讨会”在第三综合楼A705报告厅召开。会议汇聚中国农业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及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等重要技术推广部门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一线工作者,聚焦人工智能、遥感探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共谋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

 组委会主任黄求应教授在开幕词中强调,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植保的智慧化,本次会议旨在汇聚基础研究、装备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全链条创新主体,让“智能”切实服务生产,催生更多创新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高玉林研究员在报告中系统展示了团队在薯类作物害虫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领域的最新突破。介绍了利用生物农药等手段实现薯类作物的绿色生产,阐述团队建立的马铃薯块茎蛾监测预警及成虫性诱技术体系,体现出薯类害虫监测预警技术的前沿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张天序教授介绍了超低空遥感技术在堤防白蚁巢探测中的应用。团队研发“超低空无人机白蚁巢智能探测系统”实现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白蚁巢探测的跨界创新,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白蚁巢穴为堤防安全监测提供种高效检测手段,保障堤防工程的安全稳定。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杰围绕智慧测报实践经验与未来展望,在报告中详细解读智慧测报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构建覆盖全国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平台”,并推动病虫害数据标准化共享平台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刘兴民教授系统阐述了中国瓢虫科物种多样性及其应用进展,介绍了瓢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分享其团队在瓢虫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会议13场学术报告涵盖害虫监测预警、智能装备研发、生物防治技术等前沿成果,凸显“跨界融合”特色。与会学者围绕智能识别技术、智能精准灯光诱控技术、智能虫情测报系统等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丰富,展示了智慧植保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多元应用。

 会后,与会代表赴华中农业大学智慧农业实验基地,观摩表型机器人田间作业、智能虫情测报站等技术的实际应用,实地考察智慧植保技术的应用场景。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智慧植保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推动了智能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深度应用,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会议的成果将为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速数智技术与植保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讯员:张乐

图  片:来自会议组委会

审核人:黄求应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