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515”行动(协同推广)专家、野菊花岗位负责人、我院副教授王学奎带领团队成员尹昌喜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崔畅等人,应赤壁市两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赤壁市兰鑫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邀请,赴赤壁市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及中长期规划技术指导。
在公司产业发展负责人徐元华、曾长兰等人陪同下,专家组首先听取了赤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汇报,随后前往赤壁市官塘驿林场和万亩油茶基地考察。在官塘驿林场丁母山分场,专家组调研了公司拟开展的林下经济项目以及新开发的2万亩油茶种植基地,并就赤壁市特色农业的高效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结合官塘驿林场丰富的竹木资源(品种多达36种以上)以及闲置兰竹林地,专家组建议采用“竹林+黄精”套种模式,配套建设多花黄精良种繁育基地,打造“竹木资源+黄精资源”科普示范园。通过“一园两地”(黄精科普示范园、良种繁育基地、林下套种示范基地)建设,夯实黄精种植基础,并延伸产业链,发展农旅融合、康养产业,推动赤壁市黄精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针对2万亩油茶基地管护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专家组提出在油茶林下套种中药材的方案,既可抑制杂草生长、降低管护成本,又能通过中药材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针对企业面临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双方探讨了共建“赤壁市中药材特色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合作意向,依托校企优势,以黄精产业为核心,打造完整产业链,助力赤壁市成为湖北省“十大楚药”——黄精的核心产区。
最后,专家组表示,华中农业大学药用植物学团队将持续为赤壁市中药材产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根据公司以及赤壁市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务实合作,推动赤壁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