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CPSB2023学术年会专题报告举行
作者:审核:编辑:李纵擎发布时间:2023-05-05

4月26至27日,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2023学术年会专题报告于湖北武汉希尔顿酒店举行。专题报告共分六场,五十余名学者围绕“水生植物及藻类的碳汇贡献”、“植物代谢与作物品质创新”、“植物细胞命运可塑性分子基础”、“生物质能作物与新兴农业产业”、“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及应用”及“植物与微生物互作”等六个专题展开汇报交流,引发热烈反响。我校端木德强教授、郭亮教授、严顺平教授、黄远教授、谢卡斌教授及李霞教授参与各场报告。

4月26日上午,“水生植物及藻类的碳汇贡献”专题报告举行。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胡晗华研究员通过研究具有高无机碳浓缩能力的三角褐指藻,揭示了三角褐指藻利用PPDK介导的C4循环加速细胞对无机碳循环利用及三角褐指藻通过下调叶绿体基质的碳酸酐酶增强对CO2的适应。厦门大学黄邦钦教授从海洋系统与气候变化、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格局与环境影响、浮游植物固碳和生物泵储碳等三方面介绍了关于中国边缘海微藻分布及固碳的研究成果。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王美美博士从藻类分类出发,着重阐述了藻类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贡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黄开耀研究员从雪藻群落分布及固碳总量、雪藻的结构、演化及碳代谢等方面,揭示了雪藻适应低温和高光的机制及生态学意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韩广轩研究员从海岸带蓝碳及其增汇潜力、海岸带碳汇功能检测与核算、海岸带固碳增汇理念与技术等三方面,介绍了蓝碳的形成、变化趋势、碳汇观测体系等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刘进研究员以“组蛋白去甲基化酶CrHDM1参与调控莱茵衣藻存储碳代谢”为主题,介绍了莱茵衣藻组蛋白及修饰的研究现状。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向文洲研究员分享了海藻固碳增汇—概念、底层逻辑与发展趋势。

华中农业大学端木德强教授围绕“四吡咯合成途径在藻类光合固碳中的功能”阐述了重要色素分子—四吡咯的功能与地位、藻类及植物中四吡咯的保守合成途径、胆色素的生物学功能等内容,并以莱茵衣藻为模式生物验证了莱茵衣藻合成的胆色素可作为叶绿体反向信号调控核基因表达。



4月26日下午,“植物代谢与作物品质创新”专题报告会场上,四川农业大学黄永财教授介绍了通过克隆首个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基因Thp9-T,提高玉米种子蛋白含量和植株根茎叶总氮含量。华南农业大学祝钦泷教授以“植物合成代谢工程与功能营养型作物种质创新”为主题,介绍了大片段DNA克隆与多基因叠加系统TGSII-UNiE以及碱基编辑器和功能基因组学的新工具PhieABEAs和AioFFP。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韩月彭研究员系统讲解了桃果实花青苷着色的遗传机制。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刘旭副研究员通过解析甘薯产业面临的病虫害问题,开展甘薯抗虫分子机理研究及快捷遗传转化体系的探索研究,为解决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种植成本问题提供新思路。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运军研究员以“Plant lignin enginee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为题,阐述PHBNT1作为木质素酰化工程的工具的基本原理。海南大学唐朝荣研究员对橡胶树乳管中的Tre6P和RALF信号与产胶调控机制进行详细解析。南京大学卢山教授系统讲述了植物GGPPS家族的功能演化。大连理工大学孔凡涛副教授通过开展微藻脂质代谢调控建设微藻养殖基地,探索“海上农业”,助力碳中和。

华中农业大学郭亮教授从油菜脂肪酸QTL位点挖掘、利用基因编辑降低油菜芥酸含量和高亚麻酸油菜培育及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等三方面,介绍了油菜脂肪酸组成调控机制和遗传改良机理,并开展高亚麻酸菜籽油饲料的畜禽饲养试验,计划将高亚麻酸油菜应用从水产扩大到畜禽,未来推向产业应用。



4月27日上午,十名学者围绕“植物细胞命运可塑性分子基础”展开汇报交流。山东农业大学张宪省教授汇报了“小麦再生的分子基础”相关研究,指出小麦芽再生过程中,基因转录的动态变化主要受染色质可及性的调控,H3K27me3、H3K4me3和H3K27ac参与调控再生过程。华南农业大学王应祥教授重点阐述了小孢子母细胞的命运决定中减数分裂特异重组酶DMC1调控机制。清华大学黄善金教授对细胞核如何解码钙信号进而引起下游生理反应进行了深刻阐述,汇报了盐胁迫下EMB1579/RSA1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模型。来自华大智造的赵俊龙介绍了应用单细胞组学进行百脉根根尖单细胞图谱绘制的案例。山东大学丁兆军教授阐述了维持根尖干细胞微环境的分子机制、生长素差异调控铝胁迫下玉米和拟南芥根伸长的分子机制等研究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林文慧研究员围绕多胚珠子房植物种子的数量调控,对BIN2如何影响液泡的形成及对液泡形成如何影响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科技大学谭树堂教授从生长素研究背景、生长素抑制剂naproxen及ROWYs调控根的向重力性等方面,对“生长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基础”进行了报告。华南师范大学高彩吉教授围绕“自噬调控高尔基体稳态和植物高温胁迫响应”,从细胞器层面探讨了植物个体发育细胞命运决定的功能机制。武汉大学彭雄波以“卵细胞的命运决定机制”为主题,阐述了核位置决定卵细胞命运、生长素作为位置信息调控卵细胞命运等研究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严顺平教授汇报了“植物应答DNA损伤的分子机制”。他指出,DNA损伤应答包括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转录调控、DNA损伤修复四方面。围绕细胞周期停滞和DNA损伤修复相关研究,他揭示了WEE1正调控RNR促进dNTP合成,调控复制胁迫应答的新机制。



“生物质能作物与新兴农业产业”专题报告上,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保才研究员围绕植物多糖形成的复合调控展开了报告,他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对多维度解析植物多糖功能结构建成机制、促进复杂形状设计定制的相关工作。东北林业大学刘畅教授以“植物细胞壁转导与木材改良”为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提高林木纤维用材的提取效率和应用品质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兰州大学朱莹莹教授从木本植物次生生长遗传发育调控这一科学问题出发,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关于维管形成层的建立与维管形成层的活性的研究成果。东北林业大学李伟教授围绕木材形成的转录因子与组蛋白修饰协同调控研究进行了分享,他详细介绍了PtrVCS2-PtrWOX13a-PtrWOX4a分子模块调控形成层发育的相关机制。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鹏研究员分享了团队对木薯关键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方法以及所开发的高效的木薯遗传改良方法。四川大学肖朝文教授从植物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出发,介绍了果胶和木葡聚糖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两者对植物初生细胞壁结构形成的影响。石河子大学张亚黎教授介绍了叶肉导度和气孔导度与棉花二氧化碳吸收的关系,并分享了团队就提高二氧化碳传输效率的新型材料的研发成果。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付春祥研究员围绕 “多用途生物质作物遗传转化与分子设计”,对生态能饲草柳枝稷的遗传转化技术开发与设计改良的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华中农业大学黄远教授围绕“瓜类蔬菜嫁接生物学及种苗智慧生产技术”,揭示了黄瓜嫁接的耐盐机制,并介绍了团队对瓜类蔬菜嫁接愈合及亲和性的研究进展。最后,他结合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分享了团队在瓜类蔬菜嫁接苗智慧生产技术研发所取得的成果。



4月27日下午,十名与会学者围绕“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及应用”专题进行汇报交流。北京科技大学万向元教授分享了团队近年来在玉米雄性不育技术体系建立与母本不育系创制、玉米绿色高效育种优异自交系创制及应用等五个方面的研究思路与进展。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王宝宝研究员则围绕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玉米耐密改良探索与大家展开了交流与分享。河南农业大学王道文教授详细介绍了小麦生产与遗传改良需求、小麦族基因组学研究概况以及乌拉尔图小麦的研究进展。河北农业大学杨磊教授详细介绍了TLS移动元件递送CRISPR/Cas9 跨物种基因编辑及大白菜遗传改良应用。四川大学张阳教授以农作物营养强化3.0版——基于环境调控机制创制营养强化新种”为主题,介绍了团队在挖掘关键转录因子来调控番茄代谢流,创制新兴营养强化番茄所取得的成果。山东农业大学段巧红教授就“大白菜远缘杂交生殖隔离的调控机制”详细讲述了远缘杂交育种的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进展。电子科技大学张勇教授阐述了基于CRISPR-Cas的非编码调控序列有效编辑及种质创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四川农业大学黄琳凯教授分享了团队多年来在美洲狼尾草泛基因组构建及热适应机制研究的的研究工作。宁夏大学许兴教授对宁夏河套灌区适生牧草节水耐盐多维精准鉴定与分子育种技术及应用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华中农业大学的谢卡斌教授作了“水稻蛋白激酶的快速挖掘及改造”的专题报告,他从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出发,介绍了课题组所开发的基因编辑工具,并分享了团队利用阵列式的基因编辑文库,实现“地毯式”的基因功能挖掘,从而实现水稻生长和抗病的平衡的研究成果。



植物与微生物互作专题报告于4月27日下午举行,南京农业大学陶小荣教授以“NLR免疫受体监控病毒靶向植物激素受体诱导抗病新机制”为题,揭示了植物免疫受体监测病毒靶向激素受体的全新机制。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员围绕野生二粒小麦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36和小麦地方品种抗白粉病基因Pm24,解析了两种小麦串联激酶WTK7-TM和WTK3的抗病机制。中国农业大学刘俊教授阐述了HVA22家族蛋白OsHLP1作为内质网自噬受体参与植物内质网稳态调控等研究成果。上海师范大学孟祥宗教授阐述了其团队利用拟南芥、番茄与灰霉菌、丁香假单胞菌互作系统,在植物免疫信号传导通路、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王燕副教授以病原菌分泌的糖基水解酶为例,介绍了细胞膜上的免疫受体如何识别病原菌的致病因子激活自身抗性的相关研究工作。四川农业大学王文明教授对稻曲病抗性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提出了稻曲病抗性改良的可能途径。武汉大学胥国勇教授围绕转录因子HEM1的翻译调控,阐述了HEM1的发现以及HEM1在翻译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员以大丽轮枝菌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两种不同类型钙感应分子之间的协同调控新模式。福建农林大学郭忠新教授主要介绍了首个由蚜虫传播的水稻病毒—RTIV病毒的发现与鉴定。

华中农业大学李霞教授汇报主题为“共生固氮促进大豆开花的分子机制”。结合大豆生活史,她指出,共生固氮是大豆单产的重要支撑。围绕共生固氮与大豆开花有无直接关系这一问题,她对两个性状调控的偶联机制进行了深刻阐述,揭示了共生信号miR172介导豆科植物开花的保守机制。



文字:张慧、杨睿、李雨琦

摄影:覃楚惟、王文豪、彭奕鸣

审核:端木德强、陈伟、王鹏蔚、 熊栋梁、 金双侠、谢卡斌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