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学院副院长郭亮教授在三综A705以“艰苦奋斗必然带来成功”为主题,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作专题分享。分享结合个人成长经历、科研奋斗历程与国家发展大势,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

郭亮以“9・3”抗战胜利大阅兵为引,回顾民族复兴征程,呼吁同学们铭记苦难、珍惜当下。随后,郭亮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勉励同学们要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提高科研水平,实现个人价值。
接着,郭亮分享了个人经历——一个充满勇气与坚持的故事。从美国读博回国后,他选择投身农业科研,从零起步带领团队深耕油菜基础研究,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价值。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树立目标、长期坚持”的信念支撑,也是“不惧挑战、主动破局”的行动体现。郭亮坦言,“从农村走出时,我连电脑都没见过,但从未因出身自卑;在美国端盘子的日子里,也从未觉得辛苦,因为始终有长远目标”。他勉励同学们“困难不可怕,不要害怕失败,关键是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行动,大不了明年再来”。

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规划迷茫”“就业焦虑”等问题,郭亮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树立目标,长期坚持。“一个年轻人没有目标是非常危险的”他强调,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清晰的方向。郭亮以自己18岁立志当大学老师、历经13年实现目标为例,表示“艰苦奋斗必然带来成功”,鼓励大家尽早规划职业路径,哪怕目标会随实践调整,也比盲目度日更有意义。
二是要珍惜时间,拒绝内卷焦虑。面对“就业难”“内卷”等社会声音,郭亮指出,研究生教育仍是稀缺资源——全国仅有不到5%的大学生能进入211高校,而硕士生更是百里挑一。“不要被短期焦虑裹挟,要看到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带来的巨大机遇。”他特别提醒同学们要少刷手机、多读书、多思考。
三是要解放思想,拥抱多元选择。他鼓励同学们拓宽视野,关注深圳百果园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看到农业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
分享的尾声,郭亮鼓励新生要坚持阅读书籍,希望大家“了解历史、认清现在、思考未来”。他表示,“每个人的成功路径不同,但‘艰苦奋斗’是共同底色;希望同学们在狮山脚下静下心来,既要做实验室里的‘追光者’,也能成为农业领域的‘实干家’,用专业能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会后,郭亮对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解答。

文字:殷智慧
摄影:郎一阳
审核:姜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