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下午,《智慧作物生产实践》备课会在襄阳书院智慧农业建设基地顺利召开。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和园艺林学学院的8位教师围绕课程内容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课程高质量落地凝聚共识。本科生院学生事务中心主任吕叙杰、植科院党委书记周雄、院长金双侠共同出席会议。
会上,袁金展详细介绍了基地的建设进展与后续规划。基地目前已建好水肥一体化系统,引进了多台自动驾驶农机、无人机和机器人设备。后续将进一步完善田间实践操作台、物联网控制中心等设施,持续优化硬件条件,力争为课程提供全方位的装备与设施支持,确保学生能在真实的智慧农业场景中开展实践学习。

随后,老师们结合各自的学科优势,针对课程定位、内容架构、实践模块设计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经过深入交流,与会人员就课程建设达成多项共识:一是明确课程以“农工融合、实践导向”为核心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二是确定将基地的智能设施资源全面融入教学环节,打造“课地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成立课程建设专项工作组,分阶段推进课程大纲修订、教材编写、实践项目设计等工作。

据悉,《智慧作物生产实践》课程作为学校“新农科、新工科”(简称“两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从种子到种子”的全链条周年实践,也为不同学科教师搭建了协同合作的平台。后续,襄阳书院将联合各参建学院,持续推进课程落地实施,助力华中农业大学“两新”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文字:邱瑞
图片:邱瑞
审核:罗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