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问学斋第222期】探究“水稻+”的奥秘
作者:审核:编辑:熊攀攀发布时间:2019-03-13

3月11日晚,问学斋第222期活动于主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植科院黄见良教授讲解“水稻+”的相关知识。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黄见良借用习总书记的话语开场。黄见良谈到,我国贫困人口主要是农民,从作物产业入手增加收益能够有效扶贫,借此强调了水稻产业的重要性。他通过《2018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普通稻谷销售压力大、劳动力成本增加、水稻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等挑战。

“在稻田里除了生产水稻,我们还可以生产其它东西”,在种种挑战之下,黄见良提出实现水稻丰产提质增效的六条途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机收再生稻、稻田综合种养,即“水稻+”模式。

随后,黄见良介绍再生稻的来源,指出再生稻是头季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他肯定了再生稻可增加一季收成、保障粮食安全、增产增收、省工省力、有利于缓解农忙与减轻劳作强度等优点。然而,由于再生稻具有特殊的生长时期和生长方式,且适合再生稻生产的品种少、再生稻栽培技术不配套,传统再生稻出现了产量逐年下降的问题,对此,黄见良强调,传统再生稻技术需要转变为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在再生稻市场方面,黄见良展示了目前较为常见的再生稻自熟米饭、米酒等产品,表明今后要致力于打通再生稻产业链。

作为“水稻+模式之一,稻田综合种养包含稻虾共作模式、稻虾+鸭模式、鸭+蛙+稻模式等,其中,稻虾共作模式最为常见。黄见良以“对稻虾共作关注的问题”为切入点,介绍肥水管理与养虾关键环节衔接、长期稻虾共作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稻虾共作稻田生态系统的变化、稻虾共作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其防控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黄见良介绍了我国科学家研究稻虾共作模式所得成果,即优化了稻田种养田间工程与管理模式——一沟两草、一稻两虾、一还两晒、一水两用,筛选了一批适宜稻虾共作的水稻品种。

谈及对“水稻+”模式的感想,黄见良深有感触,他说道:“‘水稻+’模式并不是仅仅包含一个学科的知识,植物保护、栽培学、水产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稻+’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以产业问题为导向,以增加收益为目的,相互协作,才能实现共赢!

 

文字:邓芷兰

摄影·:胡祚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