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全育人  > 正文
用21天书写百廿华农情——“挑战21天丨120字里120年·致我爱的华农”活动落幕
作者:审核:编辑:张贵礼发布时间:2018-05-11

“小白塔予科研‘源头活水’,大华农写篇章‘顶天立地’”。48日至28日,植科院新媒体工作室推出了“挑战21天丨120字里120年·致我爱的华农”纪念双甲子校庆特别活动。主办方每日以华农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事、物为对象,讲述背后的故事,并以此为参照设定挑战主题词或词组。

参与挑战的学生要在21天的挑战时间里每天围绕给定主题书写内容,为百廿华农献上祝福。本次活动共发布主题21个,一共吸引了来自植科、资环、文法等学院98名学生参与,最终29名学生完成挑战。

57日,综合线上投票和线下评阅的总分,关晓宇获评一等奖,邵俊瑛、李武瑛妮两人获评二等奖,刘津易、王浩然、刘春希三人获评三等奖。植科院新媒体工作室还将在后期以合适的方式向同学们进行展示。

写历史,回望峥嵘岁月

“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一生宏愿穿流岁月,家国精神长存。”面对张之洞创办湖北农务学堂的历史,农学1602班的关晓宇写到:凡民俊秀皆入学,兴学富农利农;天下大利必归农,学农务农爱农。2016级张之洞班(农科)的吉雨则用“屡兴农学,教育救国。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话语缅怀学校创始人。

“烽火相随西迁路,耕读不辍淬精神。”西迁恩施的办学磨砺使得华农愈加坚强。植物生产类1711班的杨怡诗用“战争使人流离失所,但不会磨灭他们求知的渴望;枪林弹雨使人恐惧,但不会阻碍他们求学的步伐。”致敬那段战争年代耕读不辍的岁月。“在战火硝烟里跋涉,于田垄泥泞中耕读,战火湮灭不了心中的理想。”来自文法学院广告学1701班的潘青如此书写对学校西迁恩施那段历史的感受。

位于狮子山上的主楼经历几十年的风霜洗礼,成为每个华农人最独特的地标记忆,种工1502班的孙成漫在她的挑战词里写下对主楼的敬仰:“岿然不动屹立数十年,你记录了华农的岁月更迭,见证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论精神,品味厚重力量

对于“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华农精神,“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的华农品格,“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育人传统,同学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古人曰:己欲深邃而勤读,己欲明理而力耕。今人言: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要在路上。”2017级张之洞班(农科)的王亚天通过古今对比,来阐发自己对校训所承载精神的理解。植保1503班的王浩然对“知行合一”的践行和体会则是“知时,知事,博物通达;接物,待人,表里如一。”

志愿服务是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而志愿精神亦同华农精神同频共振。植物生产类1711班的李嘉玲体会到了志愿服务中所承载的大爱:“走近你,我本想收获一滴雨露,你却给了我整片甘霖;走近你,我只为拥抱些许温暖,你却赠予我盛夏般的热情......”资源与环境学院的李武瑛妮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宁养义工活动中照顾癌症患者。“志愿服务是我愿为之一生坚持的事业,受华农志愿故事所感动,愿自己不忘初心。



品风物,悦享大美之姿

   诺大的华农校园里,一花一草一木皆有情。“你于艰难困苦中拔地而起,解断水之虞,通科研之路”,这是对小白塔卓越功绩的赞美;“气候轮转,经年变换,物候执掌生命,风生云起雨落”,这是对二十四节气柱蕴含智慧的咏叹;“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则是对图书馆藏书万卷的肯定。油菜花、金鸡菊、早操听力环湖跑等等都在同学们的笔下盎然生趣。

“叠翠狮山,锦绣华农。披星四载,青衫落拓。”这是社工1402班的邵俊瑛在四年里时光里,对华农最美的记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他坦言参加此次活动让他感触颇深,自己不仅通过挑战内容再次欣赏了华农的大与美,更是回首了自己在学校里的成长经历,从最初的不甚了解,到离开前的怅然若失。“即便我即将离开校园,但这个活动却让我更加热爱母校”。



    植科院新媒体工作室负责人刘津易表示,本次“挑战21天”的活动目的是向母校120周年华诞献礼。所以,我们设定的主题不仅有张之洞班学等华农办学历史的主题述说,更有“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等体现华农精神内在的表达,还有“狮山八景”等华农大美风物的呈现。“我们可以通过每一幅作品看到大家都很走心地在书写对母校的祝福。所以,输赢早已抵消!”


文字作者:竹永丽  袁颖

图片作者:木直

审核人:张贵礼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