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问学斋218期】后生砥砺:弘扬刘纪麟先生美德
作者:审核:编辑:熊攀攀发布时间:2018-12-26

12月17日下午,第218期问学斋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刘纪麟教授美德”为主题,旨在缅怀农业教育家、中国玉米遗传育种学科奠基人之一、我校教授刘纪麟先生。刘纪麟先生学生、我校生科院教授郑用琏老师为学校师生作报告,植科院院长严建兵教授主持活动。

“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宏伟,而在于大师之云集。学子脱颖,不仅于学生之聪慧,更在于名师之惠及。”郑用琏在报告伊始告诫同学们,植科院拥有刘后利、杨新美、孙济中、谢岳峰、刘纪麟等一批学术大师、学科先贤,是植科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植科学子,应当世代承继先贤美德,不负重望砥砺前行

勤勤恳恳一生,对人对己亦无悔

“临终吟唱《送别》,离世无遗无憾,如此坦然仙去,何等大度大气。”郑用琏讲述着刘纪麟先生在临终时吟唱《送别》的情景,这种大度的胸怀不仅体现了刘纪麟先生乐观、坦然面对自己奋斗的人生,也饱含了先生欣慰、满足地笑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徒子徒孙。严建兵在总结时说,这是值得我们每个后生终身学习的襟怀和境界。

“赴美研修百般珍惜,日以继夜朝干夕惕;勤读力耕实验实践,年近六旬争朝争夕。”刘纪麟在解放前夕的大学期间是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1950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赴前苏联攻读副博士学位时就立下誓言要钟情玉米,情牵国计,后来,他不仅出色完成学业,而且还兼任基辅市中共留苏学生总支书记。1983年近六十的刘纪麟十分珍惜自己获得赴Missouri大学开展合作研究的机会,日以继夜朝干夕惕,勤读力耕鞭策自己,选定领域力争第一。在经费和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将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开创了我国S-CM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出了利用质核双重抗性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新思路。1980年选育的恢复型抗病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华玉1号,成为“文革”后国内第一个正式通过审定的新型玉米不育胞质杂交种。1990年S-CMS-华玉2号获湖北省科技进步等奖。    

“同事同盟,献策献计,好朋好友,齐心齐力。”郑用琏通过刘纪麟先生与玉米界的泰斗们毫无保留的相互交流的故事,希望现在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够传承先贤们学术交流的传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启迪。

三尺讲台耕耘,亦师亦友育人才

“理论讲授,逻辑清晰,解析难点,由表及里,不愧载誉,名嘴教授,男神尽显,口才魅力。”刘纪麟执教40多年,主讲作物栽培学、达尔文主义、普通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玉米育种学等课程。参编《作物育种学》、《玉米遗传育种学》 ,主编《作物育种学总论》、《玉米育种学》 等多部教材和专著。追忆起刘纪麟作为教师的风范时,郑用琏说:“刘先生常说:‘一个育种家辈子充其量能育出几个良种,但当他桃李满天下时,对国家的贡献就更大了’,他也始终身体力行的践行这句话。”在岗期间,刘纪麟精心培养了13名硕士、8名博士、1名博士后,为我国玉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担重任,擎大旗的科学家、企业家和管理者。

“恢复招研,禁门开启;年过半百,再展弘毅;精心挑选,开山弟子;严谨治学,崇尚真理。”郑用琏讲述刘纪麟对其学生们的影响和关爱,做到力所能及,无所不及。刘纪麟对学生的感情是如师如父、亦师亦友。来自内蒙古的赵福宽,因为水土不服,到华农总是生病,刘纪麟得知后,就主动帮助他改了课题,让他回到内蒙古完成课题,最终顺利毕业。

感召先生美德,只愿薪火永相传

“难为精神领袖,只求薪火传递;思前一生,追梦想后梦有所寄。”郑用琏回想自己师从刘纪麟教授的经历,深有感触:自己是刘先生美德的感召者和传承者。从1972年自己选择玉米科研开始,是刘先生的高尚情操激励自己历经坎坷不懈不弃,是刘先生的悉心教导让自己求学求索格物穷理。

“老蚕退而不休,残烛还有余力,梦想还未成真,老骥不甘伏枥!”郑用琏表示自己梦有所寄,趁自己还有余力,要像刘纪麟先生一样,继续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更多的后辈们把教学工作做好。

“先贤美德,世代承继;后生砥砺,自胜不息。”郑用琏希望同学们学习刘纪麟先生身上的品质和美德,让先贤的薪火能世代传递。

文字:戚杰 竹永丽

审核人:郑用琏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